Yahoo Webbsökning

Search results

  1. 8 juni 2022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合肥市内的. 南淝河 是 安徽省 内的一条河流,古称 施水 [2] 。 初春时其流经合肥东门之处即为 庐阳八景 之第二景—— 淮浦春融 。 [3] 历史文化 [ 编辑] 《 尔雅 》上说“二水 [4] 皆曰,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5] ,另一为东淝河。 合肥 的名称来历说法不一,但基本都与南淝河有关。 所以南淝河有时被人称为“合肥的母亲” [6] 。 地理 [ 编辑] 关于南淝河的源头为止说法不一,合肥市政府为此展开调查,最终确定在 肥西县 高刘镇岗北村何老家西北侧的红石桥附近 [7] 。 主要的南北两支流在鸡鸣山汇合,向东南流入董铺水库再流经合肥市区,最后流入巢湖。 其流经合肥城一段本穿行老城区内,1511年开始改道经老城区北。

  2. 南淝河 是 安徽省 內的一條河流,古稱 施水 [2] 。 初春時其流經合肥東門之處即為 廬陽八景 之第二景—— 淮浦春融 。 [3] 歷史文化 [ 編輯] 《 爾雅 》上說「二水 [4] 皆曰淝,合於一源,分而為二,故曰合肥」 [5] ,另一為東淝河。 合肥 的名稱來歷說法不一,但基本都與南淝河有關。 所以南淝河有時被人稱為「合肥的母親河」 [6] 。 地理 [ 編輯] 關於南淝河的源頭為止說法不一,合肥市政府為此展開調查,最終確定在 肥西縣 高劉鎮崗北村何老家西北側的紅石橋附近 [7] 。 主要的南北兩支流在雞鳴山匯合,向東南流入董鋪水庫再流經合肥市區,最後流入巢湖。 其流經合肥城一段本穿行老城區內,1511年開始改道經老城區北。

  3. 淝河路 ,得名自流经合肥城区的 南淝河 ,是中国 安徽省 合肥市 的一条南北方向干道,北起一环路,规划至 巢湖 湖滨, 当涂路 以北称淝河路,当涂路以南称 南淝河路 (原称 重庆路 、 淝河大道 等),已建成全长12.1公里。 淝河路经过 高铁路 、 繁华大道 、 大连路 、 延安路 、 人民大街 、 黄河路 、 锦绣大道 、 紫云路 、 中山路 、 方兴大道 、 环湖北路 等道路。 [1] [2] 南淝河路快速路沿线枢纽. 相关条目. 合肥市道路列表. 参考文献. ^ 合肥南淝河路(锦绣大道~环湖北路)段何时通车? 市国资委回复. 2019-09-23 [2019-10-03] (中文(中国大陆)). [失效連結] ^ 合肥规划局:南淝河路再向巢湖延伸.

    • 12.1公里(7.5英里)
  4. 20 sep. 2023 · 250 平方公里. 流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貌. 长度. 41.7 公里. ,位于 山东省 临沂市 ,原为 武 源流,现为 邳苍分洪道 的一条支流。. 发源于临沂市 兰山区 西北 义堂镇 堰西村,分流 小涑 上游来水,流经 马厂湖镇 、 罗庄区 的 ...

  5. baike.baidu.com › item › 南淝河南淝河_百度百科

    • 概览
    • 名称演变
    • 干流概况
    • 河道变迁
    • 水文特征
    • 主要支流
    • 治理开发
    • 航道航运
    • 流域概况

    长江流域巢湖北岸在合肥市支流

    南淝河,古称施水,长江流域巢湖的支流。发源于合肥市西北部江淮分水岭东南侧,跨蜀山区、长丰县两地交界处高刘镇岗北村何老家村民组西北侧的红石桥。经鸡鸣山,向东南流入董铺水库,穿合肥城区,再转向东南流经合肥市包河区和肥东县边界,于施口注入巢湖。南淝河全长70公里,流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

    南淝河是合肥的母亲河,其上游的董铺等水库是合肥市的水源地,河道历史上是合肥市区的重要航道,传说,合肥之名也是因为南淝河和东淝河相交得名,合肥(淝)。

    合肥市围绕南淝河治理,推进岸线改造、设施修补美化、生态修复,提升了沿岸生态环境,让“母亲河”变身风光秀美的“城市客厅”。

    南淝河,古代称为“施水”,早在东汉桑钦的《水经》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便有专述。先秦时期,在南淝河上游江淮分水岭处开凿人工运河,沟通长江流域的南淝河和淮河流域的东淝河。三国时期,曹操发动军民进行重修,因而又有“曹操河”之名。东淝河与南淝河两条淝河在逍遥津汇合,故称合肥。

    《水经注·卷三十二》记载:“施水受肥于广阳乡,东南流迳合肥县。应劭曰:夏水出城父东南,至此与肥合,故曰合肥。阚骃亦言出沛国。城父东,至此合为肥。余按川殊派别,无沿注之理,方知应、阚二说,非实证也。盖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也。非谓夏水。施水又东迳合肥县城南,城居四水中,又东有逍遥津,水上旧有梁。孙权之攻合肥也,张辽败之于津北,桥不撤者两版。权与甘宁蹴马趋津,谷利自后著鞭助势,遂得渡梁。凌统被铠落水,后到追及,流涕津渚。”

    南淝河,其源头《合肥市志(1997年版)》记载有二:北源在蜀山区长岗社区(原属肥西县长岗乡)邓店村西侧,南源在蜀山区小庙镇(原属肥西县将军岭乡)将军岭,两源于鸡鸣山汇合,向东南流入郊区,进董铺水库,穿合肥城区,再转向东南流经合肥包河区和肥东县边界,于施口注入巢湖。

    2009年,经安徽省水文局、合肥市水文局、水务局、国土局等部门多次考察、评审,确定南淝河正源位于蜀山区高刘镇(2014年3月高刘镇正式从肥西县划给蜀山区管辖,并委托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岗北村何老家村民组西北侧的红石桥附近。关树立“南淝河正源”碑。

    南淝河全长70公里(《合肥市志》水利部分称65公里),流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上游肥西县段行政区域并入蜀山区之前,合肥市区内长约60公里。

    南淝河自河源至合肥市区亳州路桥为上游,长38公里,河床宽6~10米,水深1~2米;自市区亳州路桥至屯溪路为中游,长5.5公里,河床宽20~80米,水深2米;屯溪路桥至施口为下游,长26.5公里,河床宽50~100米,水深2米左右。

    南淝河流经合肥城附近的河道,几经变迁。唐代,南淝河沿合肥古城金斗城北缘流过,此段称金斗河。南宋乾道五年(1169),扩建城地,金斗河括入城内,在其进出城处分别设西、东两水关。明正德六年(1511),封闭水关,南淝河顺北护城河东南流。金斗河淤塞成沟,解放后填沟筑路(即淮河路~中菜市~长江剧院北墙向东一带),成为被掩埋的一条古河道。

    南淝河水位随季节变化很大。夏季,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水位较高;冬季,流域内降水少,河流水位较低。河流水位年际变化也较大。北门桥正常水位为8米左右,历年最高水位为16.19米(1954年),历年最低水位为6.49米(1956年)。1978年11月10日,芜湖路桥以上河道干涸。

    根据资料计算,南淝河合肥北门水文站水位为:5年一遇12.8米,10年一遇14.7米,20年一遇15.09米,50年一遇16.18米。5、10、20、5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250、500、700、1000立方米/秒。该河段安全泄洪量为400~600立方米/秒(1988年断面)。

    南淝河全流域有8条支流:

    四里河,又名三岔河,发源于长丰县土山乡青岭村,南流至大杨店乡赵山村进入合肥郊区,于郊区磷肥厂附近注入南淝河。全长24.7公里,流域面积221.3平方公里。上游建有泅水、大官塘、梅冲3座中、小型水库。

    板桥河,古名皇陵庙南水。其源头有二:西支源于长丰县双墩乡邵岗村,东支源于长丰县吴店乡尚岗村。两支在长丰县三十头乡阁坡附近汇合,南流至张洼乡大店村进入郊区,再于双岗东侧注入南淝河。全长26.25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77‰,流域面积177.3平方公里。上游建有三十头、张桥、蔡塘3座中小型水库,中游建有王岗滚水坝。

    史家河,古名小史港,发源于长丰县南部,南流经郊区张洼乡,至东市区穿过矿机厂大院入南淝河。全长12公里,流域面积63平方公里,建有节制闸、涵洞等。

    二里河,古名九曲水,发源于郊区常青乡五里洼附近,东北流至雨花桥入南淝河。全长5.2公里,流域面积12.7平方公里。二里河地面高程在15~42米有10平方公里,低于南淝河水位(15米以下)的有2.7平方公里,一遇暴雨,下游省体育场一带,常受洪涝灾害。1980年代,开辟了新河口,出水较前流畅。

    二十埠河,又名龙塘河,发源于长丰县三十头乡南部,大致沿合肥郊区与肥东县边界南流,在肥东县龙塘乡程马圩与三十埠河汇合后,再南流至和尚口注入南淝河。二十埠河全长27公里,流域面积161平方公里。下游水流平缓,常年通舟楫。

    河道治理

    南淝河是贯穿省会合肥市的河流,流经地带有3种地貌特征:上游为丘陵地带,岗畈高低差10~20米,河道在冲洼间蜿蜒曲折穿行,河床低于两岸地面高程7~10米;中游经市区地段,地形比较平缓,河床低于两岸市区路面6米左右;下游为冲积平原地带,两岸均为圩田,河床低于圩田2米左右。两岸圩堤顶高11~13米(吴淞海平面)。 上游治理。南淝河上游3条河流汇水区域如葵扇之面,于市区城边归一,状如扇柄。“扇柄”河道处,纳汇“扇面”诸多来水,水量增多,舟楫可至。上游3条河流约各汇集三分之一面积的来水,流域比降大体一致,均约八百分之一,河源至市区仅40公里。流程短,跌差大,汇水快,水势迅猛。源头洪峰到达市区仅需1天,水位涨幅3~5米,当日降水量超过150毫米时,上游3条河流汇水,便迅猛倾泻下来,漫溢河床,泛滥成灾。另据史籍载,南宋乾道年前,南淝河沿金斗城(唐、宋时合肥城名)北城边流过,此段名为金斗河。乾道时,淮西路帅郭振向河北拓城后,河道方成为穿城而过的河流。当时穿城而过的金斗河,河道顺直水深,流水通畅,货船进城可达县署后墙下(今杏花村一带)。明正德年间,郡守徐钰为防御农民起义军夺城,堵塞水西门,另辟北城濠为新河道。后城内金斗河逐渐淤塞,而绕城的新河道,由于浅狭弯曲,阻水严重,致使合肥城区洪涝灾害年甚一年。 滞洪工程,1955年,省、市两级党政领导,会同水利、城市建设部门研究、审议三个方案,主要方面,研究以合肥市城市防洪为主,同时考虑综合治理开发利用南淝河水资源问题。中共安徽省委高瞻远瞩,通盘考虑,决定采用第一方案,即“蓄泄兼顾、疏防结合”方案。 根据方案一,由省水利厅、省城市建设局和合肥市市政建设局联合组成规划设计组,在国家城市建设总局顾问、苏联专家指导下,在治淮委员会勘测设计院具体帮助下,编制了《合肥市防洪工程规划》,其工程项目:滞洪,在南淝河上游兴建董铺、大房郢两座大型水库;中防,自板桥河口起,至合肥苗圃河段修筑堤防;下泄,疏浚河道,提高泄洪能力。这些工程建成后,百年一遇洪水(日降水量266毫米)水位:东门大桥14.3米,施口11.5米,合肥不致成灾。 中游治理。南淝河中游5.5公里,是穿过市区河段。由于该段穿过城市,沿河地势低洼,两岸街道常受洪涝灾害。清嘉庆《合肥县志》载:“明万历中,知县胡震亨在城东三里处建闸以防其涸,民甚便之。崇祯乙亥,知府吴大朴筑石坝于东水关。”建国后,1954年大水,合肥城东门沿南淝河地带遭受严重灾害。是年秋,合肥城建部门将大窑湾桥至淮河路桥一段(长526米)老城墙基地加高拓宽夷平,既为环城东路,又当作防洪堤。这是合肥市建南淝河中游防洪工程的开始。1955年,合肥矿山机器厂为保护本厂,沿河筑了一道防洪墙。为了保护东城工厂区安全,1957年,把市区与郊区防洪线,自铜陵路经巫家湾至矿机厂防洪墙筑成一条土堤,长1651.5米,顶宽3米,顶高程13.5米;沿板桥河从双河村至淮南铁路筑土堤一道,长1128米,顶宽3米,顶高程14米。1980年洪灾,城区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灾后于1981年,修筑大窑湾桥至双河新村防洪土堤长278米,顶宽5米,顶高程14.5米。1984年9月9日,为治理南淝河水患,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根据初步设计内容,按1200万元投资规模,开工兴建5项防洪工程,即在南淝河东岸修筑3.1公里的防洪堤(墙),新(扩)建7个排涝泵站,扩建淮河路大桥,清淤清障,拓宽板桥河。 防洪堤(墙)工程。石砌防洪墙及河边驳岸,总长3.1公里,堤防全部合拢。东大堤,北自张洼路茅四拐起,南至合裕路唐桥止,使火车站和东城工业区成为封闭防洪区;西岸堤,北从淮河路桥起,南至芜湖路桥止。1986年,又续从芜湖路桥修筑至雨花桥,1987年再延伸至屯溪路桥,至此已达到终点。两岸堤墙,高程为15.1米,墙体高7米,顶宽0.5米,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洪水不漫堤。浆砌块石护岸,东岸从大窑湾桥(即交通厅桥)至屯溪路桥;西岸从淮河路桥至芜湖路桥,1986年延至雨花桥,后延至屯溪路桥达到终点。 下游治理。南淝河属合(肥)裕(溪口)航道上段,是合肥市水运要道,其下游河道通畅与否,既关系到合肥市的防洪,也关系到合肥市物资的运输、有“肥巢运河”之称。对南淝河下游治理主要是疏、防,以提高泄洪能力,保护圩区农田,保持航运通畅。 疏浚河道。施口是南淝河人巢湖河口。因河水人湖后,水面广阔及湖水顶托,水势平稳,流速变缓,泥沙即于此淤淀。民国22年,安徽省水利工程处进行过疏浚,在湖口挖一水道,称为湖沟,长4公里,沟宽4~8米,水深2~3米。民国34年,安徽省政府水利处曾拟疏浚,但未实施,河道仍是水浅、狭窄,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枯水季节,小轮停航,水运几乎停顿。 建国后,为了发展航运事业和提高泄洪能力,1953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交通厅进行了南淝河疏浚施工。工程自施口至合肥市西门外,疏浚河道41公里。另将板桥河东门外河段,改线800米,计划土方43.9万立方米。完工后,巢湖枯水位时,南淝河水深仍在1米以上,两轮对开,增加航运时间四、五个月。全年增加运输量5万吨,节省浅水期船只货物过驳费用10亿元(旧币),增加航运运转速度百分之五十,航运成本随之降低。同时,也为城市人民生活和两岸圩区农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筑堤防洪。南淝河下游两岸圩田,历史上多为自由围垦兴建,工程分散,堤埂矮小,险工险段多,防洪除涝能力薄弱。郊区东大圩余家墩圩堤残存高程点为11.02米(上圩最高点),中小圩只有9米,水位达10米即破圩。建国后,为了保护圩区农田,结合河道疏浚,开始进行圩堤建设。除每年冬春有岁修任务外,多次集中力量对圩堤普遍加高培厚,险工险段进行块石护坡。据统计,建国以后仅郊区东大圩一圩,即完成土方247.6万立方米,石方1.46万立方米,东大圩堤顶高程13~13.5米,顶宽2~4米,迎水坡1:1~1:1.5,背水坡1:1~1:2.5,坝顶高程超过1954年的洪水位(12.96米),1983年防汛,抗洪确保水位为12.5~12.7米。1990年代,南淝河两岸圩堤高程均为13米,堤身厚实,砌石护坡。

    拦蓄工程

    董铺水库,是一座以合肥城市防洪为主,结合城市供水、郊区农业蔬菜灌溉和美化城市等除害兴利综合开发利用的大型水库。1956年11月开工兴建,1958年4月,完成大坝和泄水涵洞主体工程,并于当年拦洪发挥效益。水库建在长江流域巢湖水系的南淝河正源上游,拦河筑坝。库区位于城西北郊、大蜀山北麓。坝址在距老城区大西门7公里的董铺(乡间小集镇),因名董铺水库。又因库近大蜀山,曾一度称“蜀山湖”。水库集水面积为207.5平方公里。 1966年开挖的滁河干渠,从水库上游通过,流域内有8座渠下涵,2座泄洪闸,15座放水涵通过干渠渠道或穿过渠下向水库汇水;大蜀山分干渠亦有6座渠下涵,一座泄洪闸,渠上渠下向水库汇水,设计总最大过洪量为194立方米/秒。沿库周围有7处抽水站从水库提水(自来水二、三厂,火力发电厂,通用机械研究所、中科院合肥分院等)。农用提水2立方米/秒,城市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提水3立方米/秒。 众兴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供水的综合利用水库。1959年冬始建,1970年竣工,1972年蓄水。该库是滁河干渠上一座较大的中型(按容积属大型水库,但省水利厅未予认定)反调节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4.0平方公里,总库容原设计9900万立方米,除险加固后,提高到1.312亿立方米。众兴水库位于南淝河支流店埠河上游,库区在肥东县西北部的高塘、草庙、元町和众兴4乡之间,坝址建在众兴乡的金王村、范岗村处。水库建成后,肥东县中北部江淮分水岭两侧高程45~80米,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境内的30万亩农田,灌溉有了水源,其中提水灌区26万亩,自流灌区4万亩。水库周围建有草塘、路集、蔡岗、高塘、众兴等电灌站,平均年提水量250万立方米。由于水库发挥调节作用,滁河干渠于1976年开始向店埠镇送水,流量为0.253立方米/秒,日供水量1.5万立方米。 张桥水库,位于南淝河支流板桥河的中支上游,坝址座落在长丰县五十头乡赵湾。库区在三十头、五十头、吴店3乡的交界处。西距淮南铁路双墩集车站6公里,下游距合肥市明光路桥14公里。滁河干渠顺坝脚东流,水库是滁河干渠上一座中型反调节水库,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殖。水库于1959年冬动工兴建,因国家经济困难,次年停建。此时东西两冲洼地,已筑成矮坝,可蓄少量水灌溉农田。1966年,滁河干渠施工时,结合开挖渠道续建。1968年11月,主体工程基本结束。该库集水面积34.40平方公里,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设计洪水位45.61米,校核洪水位45.90米,设计坝顶高程46.60米,坝长1900米,总库容1245万立方米。 蔡塘水库,是一座综合利用(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位于南淝河支流板桥河的西支上游,坝址座落在长丰县双墩乡胡小郢,西距淮南铁路双墩集车站3.5公里,下游距合肥市明光路桥14公里。滁河干渠顺坝脚东流,水库是滁河干渠上的反调节水库之一。该库于1958年开工,1959年建成蓄水,原是一座小型水库,1966年开挖滁河干渠时,扩建为中型水库,集水面积26平方公里。建库标准,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按照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进行续建。设计洪水位45.84米,校核洪水位46.10米,相应库容1400万立方米,坝顶高程46.80米,坝顶宽4米,坝长1140米,迎水坡1:3,背水坡1:2.5。 泗水水库,位于南淝河支流四里河上游,距合(肥)~淮(南)公路线上的哑叭店东3.5公里,滁河干渠由坝下通过,系滁河干渠的中型反调节水库。集水面积41.1平方公里。由省水利厅设计院按2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设计。1965年冬,水库与滁河干渠同时动工。1968年6月,完成水库双坝土方及大坝护坡任务。总库容15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266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4万亩。均质土坝,坝长1700米,顶高47.20米,最大坝高13.4米,顶宽4米。泄洪、进水建筑物已全部建成配套,因库内490多户农民折迁安置工作未处理好,至1988年底尚未蓄水。 大官塘水库,位于南淝河支流四里河上游,坝址座落在长丰县夏店乡官塘村,距合肥市20公里,是滁河干渠上一座反调节水库,与干渠同时兴建,1967年建成。建库时,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水位46.38米,校核水位46.62米。主体工程有均质土坝、溢洪道和进水闸。设计坝顶高程47.12米,顶宽4米,坝长1100米,迎、背水坝坡均为1:3。控制流域面积21平方公里,总库容850万立方米。溢洪道为圬工滚水坝,顶高程45.62米,宽105米,最大泄洪量115立方米/秒。进水闸为一孔石拱闸,闸宽5米,底高程42.62米,最大进水量3.2立方米/秒。溢洪道与进水闸均位于坝东端,底孔位于坝底,高程38.0米,孔径0.7米,出水量0.7立方米/秒。 大房郢水库,位于巢湖流域南淝河支流四里河上,坝址距合肥市中心约5公里,距北二环路约800米,是全国唯一建在市区的大型水库。水库集水面积184平方公里,总库容1.84亿立方米。枢纽建筑物有:主坝、副坝、泄水涵洞、正常溢洪道,工程用地2.64万亩,初设总投资6.53亿元,建设期为28个月。2001年12月29日上午,水库开工,2002年10月实现河道截流,2003年底通过阶段验收并下闸蓄水,2004年大房郢水库与董铺水库实现连通。大房郢水库将合肥市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从而保护城区40平方千米和南淝河下游13万亩农田安全;每年还可向合肥市区提供1.17亿立方米优质原水,与董铺水库联合调度加上淠史杭灌区补给,可基本解决合肥市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发展的优质原水供给问题,同时可改善合肥市西北郊生态环境。

    排灌工程

    方桥电力排灌站,是建国后安徽省最早兴建的电力排灌站,位于合肥市东南近郊,南淝河西岸,以南淝河为水源,接引螺蛳岗变电所电源。设计灌溉合肥市郊区城东、城南、常青、姚公、骆岗5个乡2.5万亩农田,并担负城东、城南两乡0.1万亩土地的排涝任务。灌区控制面积37.5平方公里,分五级提水。一级站在巢湖路高埂埭,二级站在城南乡张小郢,三级站在常青乡范小郢,四级站在城南乡姜坎村,五级站在常青乡爆竹村。规划 南淝河中下游沿岸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盛产稻谷之地。但两岸在店埠河口以上多为丘陵地带,地势较高,人工车水灌溉较为困难,农田常因旱歉收或颗粒无收。民国时期,安徽省建设厅水利工程处计划过兴办淝河灌溉工程,但没有实现。1952年6月,淮南高压电输送至合肥。7月,皖北行政公署农林处水利局编制了《淝河电力灌溉工程测量计划》,后经安徽省农林厅水利局多次补充修改规划设计方案。1953年5月,华东水利部转中央水利部文件,批准方桥电力排灌站一级站工程。1956年,随着农业生产发展,为适应灌溉用水的需求,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兴建了方桥二级站工程。1956~1959年,先后建成三至五级站。 东林电力排灌站,位于南淝河右岸、东大圩与张圩交界处的马家渡。1978年建临时站,1980年改建正式站,共装机8台,640千瓦,扬程6.5米,排灌流量5.04立方米/秒。安装变压器3台,850千伏安,提引南淝河水,接兴集变电所电源,担任东大圩、大张圩、孟家圩等圩田排灌任务。 兴集站灌区开挖引、排干、支、斗渠计15条,长69.2公里,修建涵闸、斗门140座,桥梁59座。完成土方198万立方米,砌石910立方米,混凝土1230立方米,国家共投资421万元(不包括卫塘、东林站)。机房、管理房、渠道共占用土地814.23亩。 兴集电力排灌站,原为肥西县兴建,后划属合肥市郊区,位于合肥市区东南郊、巢湖北岸,以巢湖为水源,三级提水。一级站在晓星乡小柏郢附近,二级站在义兴集附近,三级站在常青乡卫塘。灌区南濒巢湖,北接合肥市区,东靠南淝河,西与大蜀山分干渠灌区相联,控制总面积86.5平方公里,北部为丘陵岗地,南部为低洼圩区。该站由安徽省水利厅设计,省水利工程处施工二队施工,1957年2月兴建,1958年4月竣工。共装机18台,2180千瓦。设计灌溉面积8.49万亩,排涝3.3万亩。灌区受益地区有郊区义兴、晓星、义城、大圩、骆岗、城南、常青和肥西县烟墩等8个乡镇,同时担负着合肥市自来水一厂供水任务,平均日供水量8万吨。全站包括一、二、三级站和东林电力排灌站。

    南淝河古称施水,源于合肥西乡将军岭(肥西县长岗乡),流经合肥通向巢湖,全长65公里,流域面积1619平方公里。

    南宋乾道七年(1171),淮西帅郭振奉诏在南淝河旁拓合肥城池,在出入城区跨河处设东、西水关,将南淝水从西水关引入并与金斗河、包河、逍遥津和凤凰桥四水连网贯通,再由东水关流入南淝河。这一时期城内城外舟楫相通,许多商业店铺旁河岸而兴。明正德七年(1512),庐州知府徐钰为阻止农民起义军进攻而下令堵塞西水关,使南淝河水顺护城河呈弧形南流,城内河道水源短缺,水量陡减,通航困难。明万历十七年(1589),合肥地区大旱。合肥知县胡正享差人于城东3里处建“王公闸”,蓄南淝河上游水供市民饮用,利小船在城区航道上短途转运货物。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庐州知府王宬主持修复闸坝,继续蓄水维护城内短途航运。由于石闸在大水期淹没于水下,曾撞沉外地来的不识航道的民船。清末至民国初年,城内航道逐渐淤浅断航,港埠被迫迁至东门外河岸。

    南淝河属自然河流。河床沿低洼地势而下,弯曲狭窄,比降值小(1.44‰),水流排泄不畅。历年洪水冲击的泥砂大都不能随水泄走而沉淀河底,加上长久无人治理,到1949年前后,不仅上河段不能通航,连中、下游35公里通航河段,亦出现了胡浅、中心沟、板桥、河前村、大瓦房、施口口门6处浅滩(总延长7公里)。此河一年只有8个月可通航50吨级船只,汛期可通航80吨级船只。每年枯水季节,施口口门露出4公里长的河滩。即使是20吨级以内的船只,进口门时也须减载后用耕牛拖过滩。1953年后,南淝河上游相继建起的董铺、四水、梅冲水库截流蓄水,使航道水减少。阜阳路桥以下河段、主要靠巢湖回水顶托通航,水深不定。1963年巢湖水利枢纽(大闸)工程建成,巢湖水位高程常年被控制在7米以上(吴淞基面,下同),回水稳定,通航条件好转。只是董铺水库至阜阳路桥河段,因每日都有城区排人的300~400立方米生活垃圾、工业废屑和热电厂煤渣,使河底沉积物每年都要增高。尽管航运部门每年都要清淤10~12万立方米,但航道还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缩短。

    1985年,南淝河阜阳路桥至芜湖路桥3公里航道,可季节性地通航40吨级的船只。芜湖路桥至巢湖入口处28.2公里航道,底宽25~30米,河底高程6.5米,常年水深1.5米以上,最小弯曲半径130米,属六级航道、七级风区、G级航区,可常年通航100吨级船只;高水位期300吨级船只可抵大兴港区。南淝河下游支流店埠河,起自肥东众兴,流经店埠、撮镇,至三汊河9公里河段,常年可通航60吨级船只。这是南淝河支流中唯一能与南淝河通航的等外级支流航道。

    区域建置

    流域内各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秦始设郡县,合肥属九江郡。西汉武帝时改淮南王国为九江郡,辖合肥等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废合肥侯国,复改为合肥县,扬州治合肥。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合肥县为侨置的汝阴县所取代,直至隋开皇三年(583年)恢复合肥县,属庐州,为州治。此后至清末,合肥一直为庐州、府、路治所,故合肥又别称为“庐州”。清咸丰三年至十一年(1853~1861年),安徽巡抚治于合肥。民国元年(1912年),庐州府废,合肥县直属安徽省。1949年,将合肥县分为合肥市、肥东县和肥西县,合肥市人民政府成立。4月,皖北行署驻地设合肥,合肥为皖北行署直辖市。1952年8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合肥市为省辖市和安徽省省会。 1965年由寿县、定远、肥东、肥西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长丰县,该县也成为合肥市第一个市辖县。2011年8月,地级巢湖市拆分,庐江县与县级巢湖市划归合肥市管辖。

    流域地理

    南淝河属长江流域,流域地处江淮之间。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市海拔多在15~80米之间,平均海拔20~40米。主城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岗冲起伏;西南部属大别山余脉,层峦叠嶂;海拔最高为境西的牛王寨595米。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年均无霜期228天,平均相对湿度为77%。 流域内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流域南侧的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积770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巢湖”。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白云石、花岗石、磷、铁、铅、锌、银、明矾石、石膏、灰岩、矿泉水等。其中,肥东县磷矿储量居全省第二位;庐江县素有“地下聚宝盆”之称,铅、锌、硫铁矿、明矾石储量居全省首位,铜矿居第二位,其硫铁矿储量占全省二分之一,铁矿储量占全省三分之一。

    经济发展

    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区,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瓜果、蔬菜等,畜禽养殖业发达,特色农产品丰富,被授予“中国淡水龙虾之都”“中国坚果炒货之都”称号。三岗苗木花卉、长丰草莓、高刘白鹅、朱巷仔猪、巢湖银鱼、槐祥大米、大平油脂、柯坦有机茶叶等名牌农产品享誉大江南北。 合肥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全国首个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WTA)会员城市,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全国十大经商成本最低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基础科研实力中国前三位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电子信息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和科技整合示范基地,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 2019年,合肥市GDP为9409.4亿元(按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2018年,全市GDP为860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

  6. 帮助; 维基社群;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知识问答;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络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7. 概要. 南ブーフ川は、 ポジーリャ 地方の湿地地帯に始まり、 フメリニツキー州 、 ヴィーンヌィツャ州 、 キロヴォフラード州 、 ムィコラーイウ州 の 草原 地帯を通り抜き、黒海の ドニプロ・ブーフ潟 へ流れている。 この地帯では ウクライナ楯状地 が露出しているため南ブーフ川の 河原 において 早瀬 が多く見られる。 歴史上の南ブーフ川は様々な名称で知られる。 古代ギリシア 人はこの河の河原が屈曲が多いことから、「ギパニス川」(意訳:「角川」)と読んでいた。 しかし、中世から近世にかけては スラヴ 系の「ボーフ川」(意訳:「曲川」)が名前が定着した [1] 。 同時代、ウクライナの南部を支配していた オスマン帝国 では当川が「アクス川」(意訳:「白水川」)と呼ばれ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