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Webbsökning

Search results

  1. 目录. 五铢 ,年代不詳. 五铢 是一种 中国 古铜币,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字,故名。 初铸于 西汉 汉武帝 元狩 五年(西元前118年),历 西汉 、 东汉 、 魏 、 晋 、 南齐 、 梁 、 陈 、 北魏 和 隋 都有铸造,重量形制大小不一。 唐朝 武德 四年(西元621年)废止。 但旧五铢仍然在民间流通。 五铢跨度大、是 中国 历史上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 西漢. 汉 五铢 , 西漢 鑄,年代不詳. 汉 五铢 , 漢武帝 時期鑄. 因 錯範 而產生 花穿 的汉 五铢 ,從中可以看到 五铢 的製作工藝. 汉 五铢 铜范,藏 陕西历史博物馆. 金五铢, 西汉 铸,藏 陕西历史博物馆. 在 五铢 發行前, 中國 通用的貨幣是 半兩 。

  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五铢 ,年代不详. 五铢 是一种 中国 古铜币,五铢,上有“五铢”二字,故名。. 初铸于 西汉 汉武帝 元狩 五年(西元前118年),历 西汉 、 东汉 、 魏 、 晋 、 南齐 、 梁 、 陈 、 北魏 和 隋 都有铸造,重量形制大小不一 ...

  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五铢 ,年代不詳. 五铢 是一种 中国 古铜币,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字,故名。. 初铸于 西汉 汉武帝 元狩 五年(西元前118年),历 西汉 、 东汉 、 魏 、 晋 、 南齐 、 梁 、 陈 、 北魏 和 隋 都有铸造,重量形制大小不一 ...

    • 简史
    • 发展史
    • 文物价值

    秦半两汉五铢

    秦朝灭亡后,西汉初期仍使用秦制半两钱,由于允许民间私铸,钱制较乱,以致出现重仅一克的荚钱。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也就是一些投机商将秦制的半两,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个半两,就可剪下一个半两的青铜,用剪下的铜再铸半两,这样以来,导致货币失衡,给当时的经济造成一度的混乱,以至于后世出现剪边半两很多,吕后发现问题后,积极主张币制改革,并且亲自参与了钱币的设计,为了防止剪边,在方孔圆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围边,定五铢为计重单位,汉五铢从此诞生。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西汉时期的五铢钱,枚重五铢,形制规整,重量标准,铸造精良。王莽篡汉以后,改国号为新朝,王莽颁布一系列改变币制的法令,禁五铢,行新钱,先后规定的货币三十余种,其形式模仿周制,等级庞杂,使用不便,不足值的大额货币泛滥,苛法强制推行,导致经济的极大混乱,不久即告失败。由于王莽禁汉,导致大量的汉五铢被集中销毁,王莽下令,凡使用五铢或收藏五铢的,重则极刑轻则鞭刑,一度盛行的五铢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东汉建武十六年,光武帝刘秀重新推行为王莽改制所一度中断的五铢钱制,对社会经济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变期,隋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标准的五铢钱,同时严禁私铸及其他旧币使用。至开皇五年隋五铢便成为国内统一的法定货币。唐朝开国以后,通行720年的五铢钱从此退出了钱币历史的舞台,改铸开元通宝。钱币从此向唐宋年号、宝文钱制转变。

    西汉五铢

    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行三铢钱,重如其文。这是恢复铜铸币名义价值与法定重量相一致的一个措施。但是由于三铢钱与四钱重的半两钱等价使用,于是又导致盗铸盛行,因此到了建元五年春“废三铢钱,行用半两钱”。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从新铸造三铢钱并造皮币和白金(银)币,还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又进行了第四次币制改革。这次改革仅是“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五铢钱的形制都有一定的规定,钱文“五铢”从此启用。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过铸造,历时长达739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西汉时的五铢钱有郡国五铢、赤(侧)仄五铢、三官五铢、宣帝五铢以及小五铢,金五铢等等。五铢钱诞生前夕,因半两钱濒临崩溃,市场一片混乱,各级政府与商民争利,都拼命铸钱,使得通货过度膨胀,钱币的购买力急速下降,物价飞涨。民众无法生存,相继放弃生产,流亡他乡,靠出卖劳动力来糊口;或者是铤而走险,加入私铸行列,期图赚取厚利。武帝初年,百姓因私铸而死亡的近万人,而私斗殒命的、畏罪自杀的都无法计算,可见问题非常严重。汉武帝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又叫元狩五铢。钱文为“五铢”,小篆书,光背,正面有轮无郭,背面则轮郭俱备。钱直径2.5厘米左右,重约3.5-4克。“五”字交笔斜直或有弯曲;“铢”字的“朱”头呈方折型,“金”字头较小,仿佛如一箭镞。少数钱上有一横划。其材料改用紫铜,因而有紫绀钱之称。但各地技术水平不同,铜矿的成分有差别,官吏了解命令的程度与奉行的态度很难一致,所以铸出的钱差别很大,有的与旧汉半两一样,背平无轮郭,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一般地说,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铸越轻,越晚越粗劣,有重蹈半两、三铢钱覆辙的现象。政府改铸五铢钱,主要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使私铸者无利可图,自行放弃犯法的勾当,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各郡国官吏,因旧的习惯难改,依旧上下联手,以谋中饱私囊。汉武帝采纳了公卿们的建议,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货币发行,从而防止了另一次恶币的泛滥。

    汉武帝收回铸币权以后,由汉武帝中央政府统一铸钱。三官五铢就是这个时候铸造的。该钱制作精美,边郭工整,重量准确,钱文秀丽,为钱中楷模。三官指钟官、辨铜、均输(技巧),统指政府铸钱的机构。中央为推广均输法,新设水衡都尉一官,在长安上林苑办公。上林苑是政府铸钱的机构,是汉初在原秦代旧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有离宫70所,周围面积达300余里,包括现今的西安、周至和户县。

    武帝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铸,含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面文有穿上半星、穿上横廓,四决文等不同形式。轮廓深峻、文字精美。 武帝五铢开创了七百三十九年铸行“五铢”钱的历史,成为中国古代“铢两制”铸币的主流。

    东汉前期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40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采纳马援建议开始大铸行。面文特征是“金”字头较大,“五”字交笔更弯曲,“朱”字头圆折,竖画两头较细。铸造较为规整。

    剪边五铢

    成色年代:东汉晚期又称“錾边”五铢或“剪轮”五铢,指边廓连同部分钱肉均被剪去或錾切的五铢钱。无外廓,“五铢”二字残留偏旁。

    2018年6月韩国庆尚北道庆山一处王陵中出土了3把铜戈,铜戈还用了26枚中国古代五铢钱来装饰。这次发掘成果,有助于研究三韩时代国家的存亡时间,以及中韩间的贸易往来情况。

  4. www.wikiwand.com › zh-hans › 五铢五铢 - Wikiwand

    维基百科,自由的 encyclopedia. 五铢 是一种 中国 古铜币,五铢,上有“五铢”二字,故名。 初铸于 西汉 汉武帝 元狩 五年(西元前118年),历 西汉 、 东汉 、 魏 、 晋 、 南齐 、 梁 、 陈 、 北魏 和 隋 都有铸造,重量形制大小不一。 唐朝 武德 四年(西元621年)废止。 但旧五铢仍然在民间流通。 五铢跨度大、是 中国 历史上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 五铢 ,年代不详.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五铢是一种中国古铜币,五铢,上有“五铢”二字,故名。 初铸于西汉汉武帝元狩五年(西元前118年),历西汉、东汉、魏、晋、南齐、梁、陈、北魏和隋都有铸造,重量形制大小不一。 唐朝武德四年(西元621年)废止。

  5. 1 mars 2022 · 一般直径2.5厘米,重3.2克。 面文“五铢”,篆书,顺读。 文帝时期五铢钱铸造精美,“五”字左侧有一竖划,面背或有星纹或平背。 “五铢”2字长,“五”字2条斜划有直笔、曲笔的区别。 文帝开皇五年(585年)铸的五铢钱加入锡铅,色发白。 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有较多私铸,质轻劣,直径都在2厘米以下,重多不到1克。

  6. 4 sep. 2019 · 五铢钱穿越700余年历史烟云 丝路古币藏天地. 铜五铢钱范年代东汉初期尺寸铜范残长10厘米宽7.5厘米厚0.5厘米铜范上铸有8枚五铢钱钱径2.6厘米穿宽1厘米。. 收购地点:西昌黄联)。. “货泉”钱范(年代:新莽朝尺寸:长10.7厘米、宽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