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Webbsökning

Search results

  1. 臺北府 是大清帝國於清治臺灣設置的府級行政區域為1876年1月16日光緒元年12月20日清廷准沈葆禎奏請在原臺灣府北部增設設置之官署 。 臺北府初設時隸屬於 福建省 臺灣道 之下,與 臺灣府 並立之區劃;1885年(光緒11年),臺灣建省後則改歸 福建 ...

    • 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政府 (簡稱: 北市府 )是 中華民國 臺北市 的地方 行政機關 ,在 中華民國政府 架構中為 直轄市...

  2. 臺北府 是大清帝國於清治臺灣設置的府級行政區域為1876年1月16日光緒元年12月20日清廷准沈葆禎奏請在原臺灣府北部增設設置之官署 。 臺北府初設時隸屬於 福建省 臺灣道 之下,與 臺灣府 並立之區劃;1885年(光緒11年),臺灣建省後則改歸 福建臺灣省 ...

    • 沿革
    • 辦公廳舍
    • 市府組織
    • 交通資訊
    • 外部連結
    1920年,日本臺灣總督府設立臺北州轄市「臺北市」,並設立地方行政機關臺北市役所,利用臺北城北尋常小學校(後更名樺山尋常小學校)部分校舍作為辦公廳舍(現址位於今忠孝東路一段的內政部警政署,臺北喜來登大飯店對街)。
    1937年,樺山尋常小學校遷校,臺北市役所利用樺山尋常小學校舊校地興建新的辦公廳舍(現為行政院中央大樓);1940年完工後遷入。
    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臺北市自臺北州劃出,改為臺灣省之省轄市「臺北市」。由於臺北市役所辦公樓被充作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廳舍使用,新設立的臺北市政府改以長安西路建成國民學校校舍作為辦公場所。
    1967年7月1日,正式改制為直轄市,並新設直轄市行政機關「臺北市政府」。

    1920年臺北設市初期,先以城北小學校部分校舍作為臺北市役所的辦公廳舍。1940年,遷入興建完成的新廈(今行政院大廈)。1945年台灣光復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由於原臺北市役所廳舍被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充作辦公廳舍,甫成立的臺北市(省轄市)政府改以舊建成國民學校校舍作為辦公場地。1980年,信義計畫區開始進行開發,臺北市政府選擇於此興建臺北市政大樓。 臺北市市政大樓為信義計畫區的地標之一,整棟建築呈「雙十」型狀,座落於仁愛路尾端。樓高12層、地下2層,是開放式辦公場所,樓地板總面積計有19萬5千多平方公尺,約相當6萬坪,30餘個臺北市政府所屬機關進駐,在此辦公的臺北市政府人員共約有6千人。 2005年10月,臺北市政府新聞處舉辦市民票選「臺北市十大建築」活動,臺北101、美麗華摩天輪、中正...

    臺北市政府的組織基準法為《臺北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臺北市政府設有31個所屬一級機關、112個所屬二級機關、12個區公所、236所各級學校、14所幼兒園,此外臺北市政府還經營3個事業機構。 市營事業機構 公法組織 1.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臺北市政府所屬機關) 1. 1.1.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工程總隊(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所屬機關) 私法人 1. 臺北捷運公司 2. 大都會客運 3. 群信行動數位科技 4. 點鑽整合行銷 5. 悠遊卡投資控股 6. 悠遊卡公司

    公車

    市政大樓-公車路線可搭乘 20、28、46、261、263(仁愛幹線)、266(承德幹線)、270、270(區間車)、281、282(副線)、284、311、611、612、621、647、650(基隆路幹線)、651、669、912、915、935、939、950、棕6、棕7、棕18、棕21、綠1、藍5、藍10、市民小巴7、1211

    台北捷運

    市政大樓-捷運路線可搭乘板南線至捷運市政府站下車,或搭乘淡水信義線至捷運台北101/世貿站下車。

    臺北市政大樓公共事務管理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英文)
    臺北市民e點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英文)
  3. ja.wikipedia.org › wiki › 台北市台北市 - Wikipedia

    台北市 (タイペイ/たいほく-し、 繁体字中国語: 臺北市/台北市 、 英語: Taipei City )は、 台湾島 北部にある 中華民国 の 直轄市 ・ 首都 [1] 。 2024年1月時点での人口は2,511,291人 [2] であり、市域人口では 衛星都市 の 新北市 、中部の 台中市 、南部の 高雄市 に次いで国内4位だが、台湾最大の 都市圏 である 台北都市圏 の中枢都市であり、 アジア 屈指の 世界都市 でもある。 面積は約272 平方キロメートル で四方を 新北市 に囲まれている。 名称. 日本統治時代 は「たいほく」と日本語読みしていた。 現在でも NHK の放送では「たいほく」の呼称を採用している。

  4. 臺北城 ( 臺灣話 : 臺北城 , 白話字 : Tâi-pak Siâⁿ , 臺羅 : Tâi-pak Siânn )是 臺灣 在 清治時代 後期於 臺北 大稻埕 與 艋舺 兩地之間所構築的 城廓 ,座落於今 臺北市 中正區 西北側。 「臺北」都市名稱即來自臺北城的建立。 臺灣建省 後, 臺灣巡撫衙門 、 臺灣布政使司衙門 等兩大行政機關皆設於此。 有別於臺北城外的已開發 聚落 ,城牆內的 街區 被稱為「 城內 」( 臺灣話 : Siânn-lāi )或「 城中 」,是臺北 三市街 之一;此稱呼也沿用至今,臺北市的「 城內次分區 」與昔日的 城中區 即以此取名。 這座使用石材紮實建造的城池於清 光緒 5年(1879年)研議規劃、光緒8年(1882年)開工,光緒10年(1884年)竣工。

  5. en.wikipedia.org › wiki › TaipeiTaipei - Wikipedia

    Taipei ( / ˌtaɪˈpeɪ / ⓘ; Chinese: 臺北; pinyin: Táiběi ), [4] officially Taipei City, [I] is the capital [a] and a special municipality of Taiwan. [7] [8] Located in Northern Taiwan, Taipei City is an enclave of the municipality of New Taipei City that sits about 25 km (16 mi) southwest of the northern port city of Keelung.

  6. 12 juni 2024 · 臺北市通稱臺北是中華民國的首都 及直轄市,位於台灣 北部的臺北盆地是臺北都會區以及北台灣的中心城市亦為臺灣在金融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心2020年臺北獲評選爲最高等級的Alpha級國際大都市